网上有关“沔阳皮影戏的传承”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沔阳皮影戏的传承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沔阳皮影戏代有传人,新中国建立后演唱人员增多。雕刻精美,唱腔高亢的沔阳皮影曾给仙桃人带来不少欢笑和荣耀。1951年,仙桃还成立了湖北省第一个皮影艺术团,并应邀列入祖国慰问团,4位皮影艺人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鼓励将士们英勇杀敌,保家卫国。雕刻精美,唱腔高亢的沔阳皮影曾给仙桃人带来不少欢笑和荣耀。1953年,皮影艺人龚本槐创作、演出的《武松打虎》在全省和中南局获得一等奖。1955年3月,赴省会演,沔阳皮影戏《武松打虎》荣获会演一等奖;1957年皮影戏《造车记》,由湖北广播电台录音,中国唱片社向全国发行,1988年,西德国家皮影代表团在沔阳观看了皮影戏后,索取两个皮影像带回国内,并陈列在该国博物馆内;1981年5月,中央文化部及全国木偶皮影协会的的领导同志到沔阳,观看了皮影戏《火焰山》后,对该剧的唱腔极为赞赏。省电视台也前往拍摄了一组介绍沔阳皮影戏的纪录片。一时间,全市皮影队发展到40多支,从艺人员达到300多人,创造了“村村垸垸演皮影”的景观。
沔阳皮影早年在仙桃市“熊”啊,老百姓爱皮影子的演出。一有皮影演出的时候,十里乡亲摇着鹅毛扇老早就把场子围得满满的。小孩子一边喝着酸梅汤,一边学着皮影子的动作玩耍嬉戏。以前演出的舞台是用木板铺的,一到演沙场,武打的时候,演员比拼的就是脚力,谁演的投入,他的脚跺的力气就大,声响就打。两个演员通过跺脚来表示战斗的激烈。而且老沔阳人还特别欣赏能把舞台的板子跌破跌穿的演出队,这也成为各演出队演出的一种实力检验。哪个队伍演出的声响动作越大,老百姓就愿意接他们再来演出。
而近些年,由于大批有影响的皮影艺人或年事已高,退出舞台,或相继谢世,导致许多技艺、流派失传,再加上观众断层,皮影演出团体锐减,全市仅有皮影艺人近100人,其中仅有近20人坚持常年在农村演出,近30人在进行业余演出。 皮影戏的濒危状况引起了仙桃市政府的关注。仙桃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振兴皮影戏种的事宜。仙桃市文化部门指导成立了市民间皮影艺术家协会和民有民营、自负盈亏的沔阳皮影艺术剧团。市财政以“以钱养事”的方式,对皮影艺人给予适当扶持,重点培养了李瑞志、龚金庭、张静平等10多个皮影戏文化中心户。
尤其是近两年来,市里成立了工作专班,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推介、保护沔阳皮影戏。先后组织了“好邻居”皮影戏纳凉晚会、体育广场“文化遗产日”皮影戏展和市政广场“文明城市创建迎检”皮影戏汇报演出等大型演出活动。
全国“八艺节”期间,市文化部门还特地组织皮影作品在省博物馆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展出,提高了沔阳皮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去年一年,全市3个专业团队演出皮影戏1050多场,观众达30多万人次。
在皮影艺人们看来,皮影戏的生存状况有所改善,但传承与创新的路还很漫长。郑场镇皮影艺人龚金庭说,只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皮影艺术才能弘扬,才能发展。近几年,龚金庭整理、改编了一批传统皮影戏,创作了一批现代题材皮影戏,演传统皮影戏剧目一年四季不重复,演新编皮影戏让人捧腹大笑,从中受益。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仙桃市皮影艺术团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传统和现代剧目,并赴南韩,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上海,南京,杭州,深圳,武汉等地演出,受到国内外观众和艺术家的高度评价。
2006年5月20日,江汉平原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6月13日,仙桃市的渔鼓皮影戏入选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
2012年7月,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走进仙桃,专题拍摄了沔阳皮影戏的纪录片,并向海内外播出,极大的提升了沔阳皮影戏的知名度。
现在仙桃市共有皮影艺术团20多个,皮影艺人近300人,常年活跃在街头、乡里,往日的“五里三台唱花鼓,村村垸垸演皮影”的盛景,又在仙桃大地重现。
关于“沔阳皮影戏的传承”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陆君游]投稿,不代表同舟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dtzcl.com/tz/52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同舟号的签约作者“陆君游”!
希望本篇文章《沔阳皮影戏的传承》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同舟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沔阳皮影戏的传承”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沔阳皮影戏的传承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沔阳皮影戏代有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