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种植大豆如何进行精细整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种植大豆如何进行精细整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春大豆最佳播种时间是什么时候?
农户们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提高以后,对于往年没有种植过大豆的农户,会有这样一个问题:春大豆什么时候播种比较好?目前已经是4月上旬,是不是可以播种了?需要等到5月份播种吗?
关于春大豆的播种时间,不是一个固定的答案,原因是区域不同,当地的温度会有一定的差别,而春大豆的播种和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大豆是一种喜温作物,当温度大于12度以上时,才能正常发芽,而当日平均气温在15度以上时,出苗比较整齐,因此,当地是否可以播种春大豆,要看日平均气温是否稳定在12度以上,当然,在该时期温度越高越好。
根据上述温度,北方春大豆种植区,比如东北区域、内蒙、新疆、山西、陕西、甘肃北部等一年种植一季的区域,一般情况下,4月下旬到5月上中旬之间适宜播种;南方春大豆种植区,一般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区域,播种时间比北方种植区会早一些,从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之间适宜播种,春大豆收获后,还能种植一茬作物。
大豆怎么施肥
叶面喷施是用于植物根部以外的一种追肥方法,一般用喷雾器将肥料溶液或干粉喷洒于作物叶面或叶背。叶面喷施可直接通 过叶片吸收肥料,并快速运输到各器官,参与体内生物化学过程,能显着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因为这种方式不通过土壤,养分 不会被土壤固定,肥料利用率高。但这仅是根外追肥的一种方式,不能代替根部追肥。
大豆常用作叶面喷施的肥料有尿素、磷酸二氢钾等,喷施的浓度为1%~2%;微量元素硼、锰、铜、锌盐类喷施的浓度一般为 0.1%,钼酸盐喷施的浓度为0.01%~0.05%。
大豆怎么追肥
一般大豆从花期开始进入生长旺盛阶段,株高、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积累均较快,所需营养物质也较多,但此时土壤中可 利用养分通常下降到低值,养分供应不足,所以在大豆初花期追速效氮肥能显着提高干物质积累和光合速率,是大豆高产的有效 措施。
追施氮肥还应根据植株的长势和土壤肥力情况灵活掌握,如豆苗瘦弱、土壤瘠薄,追肥时间应适当提前,以促进营养生长, 搭好丰产架子。苗期已追肥的地块,如果开花期仍缺肥,可补追一次。若豆苗生长健壮,叶面积系数过大,土壤碱解氮含量在80 毫克/千克以上,初花期就不必追氮肥,以免造成徒长和倒伏。以每亩追施10~15千克的尿素,瘠薄地和弱苗可适当多追。追肥以 沟施为好,尿素也可撒施于行间,尽量结合中耕和灌水进行,以确保肥效。撒施应避免将肥料撒在叶片上,以防烧伤叶片。
磷肥一般用作底肥施用。如缺磷,可于大豆苗期或初花期开沟追施磷肥。若严重缺磷,结荚期仍需追施磷肥。追肥数量一般 以每亩追施25千克左右的过磷酸钙或其他等量的速效磷肥,严重缺磷时可适当多施。大豆在结荚期之后追磷要少些。因为磷在土 壤中移动范围很小,必须施在耕层,尽量沟施;在大豆鼓粒期追施磷肥,尽量采用根外喷施。
钾肥应早追,在大豆幼苗至初花期追施较好,每亩追施7.5~10千克的硫酸钾或等量的其他速效钾肥,开沟施于耕层。
大豆的追肥可与浇水、中耕、培土结合进行。耕种帮建议在追肥后马上中耕培土,可避免肥料流失。
大豆是怎么种出来的
大豆单位体积所具有的重量。大豆容重是大豆单位体积所具有的重量,容重也称为重度。有两种理解:一个指单位容积内物体的重量,常用于工程上指一立方的重量,如单位体积土体的重量,另一个表示物体因受地球引力而表现出的重力特性,对于均质流体,指作用在单位体积上的重力。
1.大豆高产的土壤条件 土壤条件是大豆高产的基础。土壤水分状况、养分状况及土壤的一些物理性状是影响大豆产量的重要因子。 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水分较谷类作物多。大豆的幼根较柔嫩,含水量大,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才能促进幼根向纵深伸长。植株主根可达1米左右,侧根平行扩展可达0.5米左右。土壤水分不足时,会影响其纵向和横向扩展生长。 大豆根对土壤中氧气变化很敏感。在缺氧条件下,根生长量明显减少。因此,土壤水分含量适度、耕层深厚、松紧适度,就可提供良好的水分含量和通气条件,会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在土壤学中,以土壤紧实度作为土壤耕作层水分、通气的物理性状指标,一般以容重来表示 (每立方厘米干土的克数)。大豆的适宜土壤容量为1.0~1.4。壤土对大豆生长最为适宜,粘砂壤土、粘壤土和砂壤土也能正常生长;砂土和粘土,持水力弱或通气差,不利于生长。 2.整地技术 种植大豆可采用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整地技术。 (1)平翻 多在北方一年一熟的春大豆地区应用。通过耕翻,土壤熟化加速,有利于养分的充分利用。创造一定深度的疏松耕层,翻埋农肥、残茬、病虫、杂草等,为提高播种质量和出苗创造条件。 翻地时间因前作而不同,有时也因气候条件限制有所变化。麦茬实行伏翻,应在8月翻完,最迟不可超过9月上旬。黑土耕深25~35厘米;黄土、白浆土、轻碱土或土层薄或下层土壤含有害物质翻深不宜超过肥土层。伏翻后,在秋季待土壤充分接纳雨水后耙细耪平。玉米茬、谷子茬和高粱茬进行秋翻。秋翻时间短促,一旦多雨,则无法进行,只能待翌年春翻。秋翻应在结冰前结束,深度可达20~25厘米。秋翻地应在耕后立即耙耪,在次年春播前再次耙平并镇压,防止跑墒。春翻应在土壤“返浆”前进行,耕深15厘米为宜。 一般来讲,伏翻好于秋翻,有利土壤积蓄雨水;秋翻好于春翻,防止春播前水分过多丧失。但如果秋翻不适时,水分过多,形成大土块,效果反而不如春翻。 (2)垄作 是东北地区常用的传统耕作方法;耕翻后作垄,能提高地温,加深耕作层,增强排涝抗旱力。前作为玉米、高粱或谷子,以原垄越冬,早春解冻前,用重耪子耪碎茬管,然后垄翻扣种,垄翻后及时用木滚子镇压垄台,防止跑墒。 (3)耙茬 东北春大豆区和黄淮流域夏大豆区均有采用。耙茬是平播大豆的浅耕方法。此法可防止过多耕翻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并可减少深耕机械作业费用。 东北春大豆区,耙茬浅耕主要用于前作为小麦的地块。小麦收后,用双列圆盘耙灭茬,对角耙两遍,翌年播前再耪一遍,即可播种。 黄淮流域夏大豆区,前作冬小麦收后,先撒施底肥,随即用圆盘耙灭茬2~3遍,耙深15~20厘米,然后用畜力轻型钉齿耙浅耙一遍,耙细、耙平后播种。 (4)深松 深松耕法采用机械化作业,方法多样,机动灵活,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耕法。黑龙江省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农场,大豆种植区80%以上已经采用。利用深松铲,耕松土壤而不翻转土层,实行间隔深松,打破平翻耕法或垄作耕法的犁底层,形成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垄底深松深度一般15~20厘米,不宜过深,垄沟深松可稍深,一般可达30厘米。同时,以深松为手段还可同时完成追肥、除草、培土等作业。
记得采纳啊
关于“种植大豆如何进行精细整地?”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南城旧梦]投稿,不代表同舟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dtzcl.com/tz/89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同舟号的签约作者“南城旧梦”!
希望本篇文章《种植大豆如何进行精细整地?》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同舟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种植大豆如何进行精细整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种植大豆如何进行精细整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